高中学业综合规划及相关指导纲要

第一章:走进高中
【一】开学考试的重要性及意义:
1.开学考试就是分班考试,决定学生是否取得竞赛班、强基班、实验班等重点班级的机会;
2.通过分班考试,进入学校不同班级,所面对的师资、教研、培养方向都有所不同,分班考试内容均为密卷不外泄,内容是及初中题型偏高中的解题思路方式;
3.分班考试的成绩同时也反应了学生对于高中知识学习的初步接受能力,学生及家长根据成绩,合理选择补救方法。
【二】重点高中与普通优高的不同努力方向:
1.高中学科陡然增多,压力也随之增加不少,但禁忌操之过急的逼迫学生,家长应积极展开思想教育,身传引导等相关工作参与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内因;
2.普通高中首先以积累知识为主,积极引导学科学习兴趣尤其重要, 并逐渐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及赤诚热爱的奋斗精神,厚积薄发;
3.重点高中着重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通透理解及扩展认知,使其学会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渐拥有独立解析难题的能力,锁定目标,坚定不移的稳住每一步升学积分机会。
【三】高中学科暑假衔接如何选择
1.首先要了解学生被录取学校的往年考纲方向及考试时间,以杭州为例,三大教研卷系统(杭二、学军、其它)时间都不同;
2.常规开学考主要以五门(语、数、外、物、化)为主,考试难点以中考60%,高中40%的难度排比,另有一部分以中考40%,高中60%的难度排比,各有不同;
3.进入高中之后,基本上高考就已经开始了,所以对师资的要求专业度较高,并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学习节奏,还要对学生的思想做正确的指向性引导。
4.文科老师看表达,理科老师看逻辑,作文方面最好是要看老师有没有对每年高考作文的解析及创作的作品,以此为鉴。
【四】积极面对及理解高中的学习压力
1.高中文化课的科目合计10门,而大部分双一流大学的三位一体招生,要求学考几乎是在7-9个A级的入门要求,按照高一期末开始的学考考试算,高一要做的就是全科目的综合学习阶段,科目多,压力大,要积极做好心态的调整,晋级的准备;
2.录取为竞赛班的学生,除了常规十门课程的学习,还要根据竞赛班课程要求,时刻准备着刷题,抽调学习时间的准备,学习难度比普通班难度成倍增长;
3.对于学习压力如何转化为学习乐趣的相关工作,一半来自家长的正确引导,和老师授课的丰富性及趣味性,再加上文科老师的人文培养和思想教育,达到究极治学的境界。
【五】高中学习的每一刻都是在竞争
1.三位一体的三位是:校测、学考、高考,校测是每年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学考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分为A、B、C、D、E五个级别,以浙江为例,7个A以上加首考特控线(约400以上)可申报参加高水平三位一体报名,或强基考学渠道的申报。二者报名通过接受面试,等待高考最终成绩,进行录取;
2.如申报了三位一体或强基的报名后,在最后取得高考的理想成绩,也可以放弃三位一体或强基的报名,按照高考分数及排名位次,走志愿录取,两不耽误;
3.浙江省三位一体分两种,一种是高水平三位一体,一种是省内三位一体,浙江省内三位一体可以根据各高校每年6月分公布的招生名额及条件,起始条件从1A+2B开始;
4.高考所有成绩均以分数及位次排名为最终录取标准,各高校对地区的录取名额各有不同,志愿的选择和选科的区别都将是影响位次的相关因素,所以竞争是在进入高中的那一刻就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第二章:适应高中
【一】根据自身条件合理选择重点学习科目;
1.我国仍然处于发展中状态,并与世界大国处于科技竞争的关键时期,所以理科专业的就业率和对人才的认定仍然处于优势;
2.与此同时,发展中的人文力量对于社会建设同样不能忽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选择自己热爱的、擅长的才是最好的;
3.另外,有从政背景的条件及爱好,选择文科专业也是非常好的选择,文科同时也可以参加强基的升学路径。
【二】必须详细记录每一次的考试分数及排名位次;
1.校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一方面是检测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表现,另一方面是三位一体申报的必要条件,(例如:浙大、浙工大、电子科技等);
2.学校每次公布校测成绩的时候,相对的会公布试卷的难易程度、、班级排名、年级排名、得分数及位次排名,这几项数据尤为重要,是决定选考科目的选择考量,也是高考升学的志愿方向的重要指标;
3.同样,校测也决定着是否继续竞赛、强基方向、三位一体的选择性问题,也同时决定着学生是否该选择其它的升学渠道(例如:出国留学、艺术专业、体育专业,中外合作班、港澳留学等)
【三】每次期中和期末的成绩有可能是你高考录取的重要考量;
1.校测的重要性一方面是三位一体的一部分,另外是观察学生成绩变化的重要指标,根据校考成绩,合理并有计划的安排学生课进行外补充学习,尤其重要;
2.高中学科难度较大,尤其在高二时期,按照目前课本教材的变化,高二结束基本就完成了所有学科的新课内容,所以高二阶段的各科考试将成为高考分数及位次的重要参照;
3.另一方面,家长应及时根据学生的期中及期末考试做好对应的课外补习工作,达到基本标准为:裸考老牌985平均分数达95%以上;211平均分数达90%以上;一本平均分数达85%以上,其次不能低于哥们各科70%,艺术生500分为目标。
【四】家长必须熟悉高考升学规则,提前做好应试的前期准备;
1.高中升学与中考完全不同,高中升学渠道多样,选择性更多,但相关入学信息也比较杂,各家媒体各执一词,但最终,最新,最准确的招生政策都是在各家高校的官网上有相关公布,一切以官网为主;
2.高中升学渠道常规合计有20多种,如果高二时期学生综合成绩表现不佳,家长就应该开始做升学渠道选择了,并对应的做好相关入学申请(包括学情简历、身体素质报告、特长专业表现、出国路径选择、政法体系申报条件、军警报名相关资格等)。
3.浙江高考的特出性,除语文、数学两门外,其它科目均可以参加两次高考,第一次考试为每年的1月份,简称:首考,第二次考试是常规的6月份,也就是高考,这期间首考决定着是否通过浙江高考特控线(一般是除语文、数学外的科目加起来总分为450分,标准成绩线为400分左右)通过特控线,即可申报参加高水平三位一体及强基招生标准,如成绩不理想,也可以通过2月分到6月份的课外补习冲刺裸分高考。
【五】根据自身学习的长处,合理选择选考科目;
1.根据目前的高考升学志愿制度,简称平行志愿,选择选考的相关科目即决定了大学所选修的专业,同时也决定了学生在未来社会角色的定位;
2.同一所高校,对于所选择的选考科目不同,录取分数线也不同,一般分为,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及理科专业和文科专业,热门和冷门主要看分数位次,文科专业比理科专业分数要高出十几到二十几分不等;
3.专业转选择常规是3000多种,期中理科占据录取专业的70以上,择业率也相对较高,不过鉴于学生的自身特性,不能盲目选择纯理科,应根据家庭家庭条件、学生学科兴趣、未来职业规划做出相对科学理性的选择,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第三章:高考冲刺
【一】锁定目标大学,分析前三年的录取专业分数及当地录取名额;
1.目标大学的选定一般在高一上半年学业结束时做好相关决定,再以此目标坚定不移的为该目标付出努力,切忌不符合两头抓的学习误区,高中学业时间紧张,学生学习压力大,任何分心的思考,都将影响完成目标的实现;
2.锁定目标后,学生最为关键的工作就是吃透教材知识,并且逐步将所学知识归纳总结,融会贯通,做到“学知一、悟其十”的学习能力;
3.学生应总结每一次的考试成绩、心态、位次,做出不同学科不同精力的调整,家长积极关注所选定目标的当地录取名额,并准备求其次的保学计划。
【二】浙江省的高考与其他省份的高考区别;
1.浙江省重点高中选科相对于其他省份的新高考改革的选考更自由,不分文理捆包选择,任然采用的是7选3的选择方式,部分高中有所不同,具体看不同学校的选科制度;
2.浙江省在新一轮的高校制度下,被认定为双一流的大学有4所(浙江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美院、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全国排名第四,国家强基计划院校,中国美院属于中国艺术巅峰院校;
3.浙江高考分为首考与高考,首考时间为每年1月份,除语文、数学以外,最多选择考4门,除英语外,其他选考三门赋分之后总成绩计入高考总分,首考划分高水平三位一体、强击计划等重点大学自主申报特控线,如果首考不理想,可以在6月份扽高考继续参加考试,两次分数对比,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裸分高考以填报志愿进入理想大学。
【三】高考的应试水平需要强大的心态才能发挥到极致;
1.高考是一种筛选制度,并不意味着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评估,这期中包含国家发展方针、治国方略、政治觉悟等,所以,学生应在初中时期就要保持积极参与实时评论、相关特长、竞赛热情、文字表达等相关的学术积极性,多生棱角而避免被筛选出局;
2.高中选拔的是国家发展中的应用人才,因此,保持一种上帝视角看问题的习惯,客观、公正、理性并融合民情及人文思考的思维模式,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3.勇敢需要强烈的热爱精神做背书,才能使实现理性的自信,勇敢、自信、热爱也将是每个学生面对高考,把压力转而成为展示自己的机会来看待的基本素质。
【四】高考录取是以学校为主还是以专业选择为主;
1.大学是起点,不是终点,学业是一段时间的事情,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但如果没能踏上这个起点,人生的轨迹就是另一番景色,未来也只能看个人修为了;
2.不管是十门专业,什么学校,首先的目标是踏上这个起点,所以,认清自身条件,以自己最擅长的、最能突出高分项为起点目标,因此不要太执着于专业,首先选择学校为主;
3.踏上大学的起点,未来的路才会逐渐清晰,也才能逐渐找到自己,因此在初高中阶段,保持以“纵向学习,横向认知,的独立思考习惯”,未来才能越走越远。
【五】高考的路上首先努力冲分,其次选择升学渠道。
1.奠定高中学业的基础在于初中阶段的规划,初中学生对于阅读的积累、解题的习惯、特长的坚持、晋升的斗志、信心的培养和三观的建树都对高中学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升入高中后基本是以学业规划为本、学习成绩为主,加上目标的选择及努力的成本才能决定理想的实现;
3.最后在努力的成绩结果面前,退而求其次的升学渠道,是弥补理想的最后选择,但只要保持一颗积极进取,学无止尽的学习态度,笑到最后的任然是你当初努力的你。
考试报考(全程指导)

一站式指导

行业解读

抢先报名查分

真题免费刷

